当前位置:

生态水城的最美呈现

作者:刘喜良 编辑:redcloud 2016-11-24 17:20:15

以敬仰的方式赞美水稻

行走沅江南丘北垸,用自己的视角扫描乡村大地,庄稼总是以楚楚动人的形态呈现:起伏的稻浪,葱郁的棉苗、窈窕的苎麻……农业中的这些精灵,总是喜欢趴在土地的肩头,调皮地向我们张望。

在庄稼的序列中,水稻倍受我们的青睐。青葱或者金黄,不同的季节,水稻不同的着装引发我无限的联想。在我的乡亲们心里,水稻是营养生命的天珍,倍受尊敬,不容践踏。记得小时候,因为乱洒一颗饭,我们没少挨过父母的呵斥。于是,自小我就珍惜大米,敬仰水稻。

每一个农忙的季节,目光沿着田埂,直达田野之后,稻谷的芬芳开始弥漫。收割机像巨大的推剪,田畴斑斓的裙摆,总是被重新组拼。我忽然无限怀念起那一担担沉甸甸的稻谷,它们将被脱去成熟前的浮躁,它们将集合在洒满故事的地坪,或者欢聚,或者握手,或者道别,享受分离前的相拥……

这是很值得荣耀的资源,在我的家乡,水稻遍地生长。

沅江市地处湖南省北部洞庭湖平原,是国家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,是典型的双季稻优势区域主产区,也是全省中水稻面积过百万亩、粮食总产超十亿斤的重要县市之一。

作为水稻主产区,我格外欣赏关于扩张水稻的那些关键词:重农抓粮,扩面增收,提质增效。还有这些用数字表达的壮阔:全市种粮30亩以上的大户有1500多户,百亩以上的大户达到了200多户,1000亩以上大户达到了20多户,5000亩以上的3户,万亩大户1户,大户总流转的种粮面积25万多亩,占全市粮食生产面积的40%以上。而粮食规模化生产面积将达50%以上……

我们敬仰水稻的方式有很多种,成立土地信托流转公司,全力做好种粮大户土地流转协调服务,为水稻的生长做大平台;注入更多的生产资金,全力支持大户发展粮食生产;对种粮大户参与集中育秧的,优先享受各项奖补资金;将种粮大户纳入农业保险范围优先保障;农机补贴指标向种粮大户倾斜,并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我市再补贴50%;在积极申报参与评选全国、全省、益阳市种粮大户的基础上,市里制定了种粮大户考核办法,每年都评选十个种粮大户给予奖励扶持,每户奖励高速插秧机一台……

真好,在这里,水稻以及与水稻相关的人们,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。

苎麻,沅江农业中独特的符号

苎麻,那种细软缠绵的纤维,很早以前就深入到我们的史册中。

因为沅江曾名药山县,故苎麻又称为“药山苎麻”。苎麻种类的概念中,有一些非常朴实的称谓,芦竹青、白里子青、牛耳青、稀节巴、黄壳早、湘苎一号、圆叶青等,这些品种,成为我的乡亲们津津乐道的名字。据《沅江县志》记载,我们会惊异于1985年苎麻的扩张力,那一年,全市苎麻面积约为12.73万亩,其中垸区占85.65%。

在乡亲们眼里,苎麻其实是很娇贵的植物。这种旱地作物,能够在水乡的土地上生存,扩张,能够成为一个时期沅江农业的独特符号,最大的因缘在于,苎麻的成长过程验证了勤劳。怕水,怕冻,怕瘠,怕荒,苎麻一生考验着水乡人的勤勉。因此,苎麻丰厚的回报成为乡亲们最大的慰藉。

沅江市的苎麻发展过程的兴盛时期可以追溯到1984年,苎麻由每斤2元暴涨到10元左右。在沅江人的最美记忆中,十三元一斤的苎麻成为无法忘却的兴奋。“麻十三”的一些预言,将沅江提前升跃到全省十强行列。让这块热土希望疯长,当然也让一些被金钱腐蚀的思想相伴而生。但是,沅江挺过来了,从苎麻价格的大涨大跌,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,抗挫折能力有了质的飞跃。若干年后,当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直指小康的时候,沅江“重跻全省十强”的目标,应当还有一种对“沅江苎麻经济”时代的怀念与回归。

有一组数据记录了当年苎麻的疯狂。苎麻价格暴涨后,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,农民随即扩大苎麻,到1985年全市苎麻占耕地34%,占经济作物面积79.3%,产值约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50%。到1987年,苎麻价格暴跌,苎麻的种植很快遭到重大的打击。到今,苎麻还顽强地扎根在沅江的土地上,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我知道,苎麻的生长与发展,它本身是无关于价格、市场的,它只是一种植物,它只满足于一年三茬的生长,它需要肥料,需要人的勤劳,它以一种特殊纤维的韧性,让水乡人明白了人生大起大落后心态的正常定位。

苎麻,在农业之外,让我们还多了一种关于生存的精神符号。

桔子,喜欢你温暖的颜色

柑桔是沅江著名的特产,宋代时,沅江早已是江南著名的柑桔产地,沅桔以其“早熟、皮细、味美”而为世人所称誉。

沅江柑桔集中于琼湖、赤山、三眼塘三个区域,这些地方具有水陆交错的生态环境,湖泊效应良好,柑桔成熟期比湖南其他地区早15~20天。也比温州蜜桔早7~10天,沅江柑桔就曾以此优势打入香港市场。全市柑桔居全省柑桔产量的第二位,产值约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5%。沅江大约有柑桔品种87种,其中橙类34种,柑类21种,桔类10种,柚类12种,蜜柑类3 种,选育品系6种,枳属1种。其中以南桔、蜜桔、酸橙为主,种值面积约占市桔园总面种的99%。

桔子黄熟的时节,你的记忆应当很温暖,像桔子的颜色。

我生活的这座城市,倚岸临湖,岸上桔树如云,湖畔桔影相叠。湖风清爽之际,桔子的身影,吆喝于大街小巷。于是桔城这个名字,酸酸甜甜地在时间的背篓中发酵了很多年。

秋天的一个上午,我们去湖边垂钓,穿过密密的桔林,车窗外黄灿灿的桔子伸手可摘。桔农告诉我们,来这里,桔子是可以随手摘吃的。阳光下,望着在绿叶中羞羞答答的桔子,欣赏从林间枝头上传播开来的呢喃鸟语,脚踏松软肥沃的土地,在这幅丰收的图景中,你的思想是纯净的,所有的杂念都将被过滤掉,像蓝色的天空。

在这座城市边缘求学的时候,我曾经怀抱一捆从当地桔农那里讨来的桔苗,搭船后步行几十里回家,在自家的屋后植下了桔树。以后很多年里,桔子成熟了,母亲都会摘下许多,让左邻右舍和亲戚们分享。也许是土质的因素,自家的桔子总不及丘区的甜。但是桔子,以及与桔相关的东西,牢牢烙印在我的心里了。

在时间的筵席中,甜甜的桔子演绎了很多沅江人的骄傲。“桔片爽”,“辣妹子”,沅江桔子被包装后,成群结队抵达都市深处,成为餐桌上的倩影。当然,桔子也曾让我们体会出苦涩。记得特大冰灾那年,桔城桔子大丰收,漫山遍野的桔树上,全是黄灿灿的桔子。在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下,桔子价格大跌,跌到一个人摘一天的桔子,连工资都不卖不回来。于是有些人懒得费力费工,满树果实任其自生自灭。当然,大多数桔农还是不舍的,于是帮助促销桔子成为政府和各级干部的中心工作。我们将鼓励购买本地桔子的紧急通知的红头文件加急印发,我还曾在网上发布过促销广告和爱心倡议。那一年年末,我和同事们每人都分到了一大纤维袋桔子。有些年,桔子收成不好,桔少价高,于是本地食品加工企业原料告急,我们经办的红头文件再一次加急印发,不过这回是下达收购任务,完成有奖。同样是桔子,同样是土地上生产的东西,却因为生逢其时或者生不逢时,身价大不相同。

其实,桔子就是桔子,不跟人喜,不随人悲,在自然的造化中生生灭灭,这也许才是天道的最高境界,

芦苇,湖洲坦荡的壮美

关于芦苇的描述,会有这样一些生态的术语。

沅江市芦苇系芦和荻的总称。芦,俗称泡芦或芦泡子。荻,又名扛柴。芦的主要品种有线芦、大头芦、观音芦,荻的主要品种有湘荻一号,二号,三号,四号,五号,还有红杆、铁杆、荻矛等。沅江作为亚洲量大的芦苇基地,自古就有着重要的历史。南宋时期,今泗湖山、澎湖潭一带已是“青芦望不尽”。清嘉庆《沅江县志》称:“环沅皆水、一望黄芦白苇。”足见芦苇之盛。

虽然出生于芦苇丛生的洞庭湖畔,但是,因为忙碌的生活,因为匆匆的人生,时光阻隔了一种蓬勃在我们心中的情愫,我们没有真正地深入过芦苇,融入过苇荡。看苇,看湖洲大苇荡,成为一个春天的向往。

作为湖乡人,我们与芦苇的交集,其实有难以忘怀的故事。在年少的记忆中,秋天或者冬天,芦苇褪去绿色,被我们的父辈砍伐,扎捆,或肩挑来,或船运回,在家乡的沟渠边竖搭成架,通风干燥。每一座苇架,像地宫,如暗道,是我们捉迷藏的好地方。在我的印象中,苗条修长的苇,统称为芦柴,可以编织芦席,可以嵌入屋墙。芦苇的最终去向,是当成燃料,进入灶膛,温暖乡村当年宁静而清苦的日子。

如果你以春天的名义来到沅江,一定要相约看苇。看苇荡在这个生机的季节里恣意放浪,看苇叶在绿色的风里激情张扬,呼吸着苇的呼吸,你的肺叶将被过滤掉闹市的尘嚣。

尽管有过对湖洲苇场气势的种种设想,但是,一进入这方天地,我们还是惊叹这些造化于苇,这些在肥沃湖洲上翠叶相牵、携手相迎的生命精灵。

因为,芦苇有水火重生的壮美。被洪水荡涤,被柴刀砍伐,被机器化浆,芦苇以重生的方式,向我们展示涅槃的美。

芦苇的重生,是与时代应运的。芦苇经国营农场经营后,芦苇才改变自生自灭的状态,开始有人工栽培繁殖、地下茎栽根、埋杆、压条等多种方法繁殖。芦苇也为沅江纸业巨大的原料来源,光1950~1985年,为全国提供造纸原料累积268万吨,占全省各地提供造纸原料的63%,并以量多质好著称全国。

化浆成纸,化蛹成蝶,芦苇以另一种方式,活跃在我们的视线中。

惦念芦苇的好,对于水乡人,是一种感恩,对自然的感恩!

作者:刘喜良

编辑:redcloud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沅江新闻网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