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闻胭脂湖的美名,只是因为种种原因,未曾与之有过亲密接触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终于能够把记忆的风帆驶进这传说中的风水宝地。
那一天,好友从京城回来,她说,“红墙碧瓦太和殿,十里长街卧彩虹。”给她的是一种繁华、气派的感受。总日操劳奔波于那种环境之中,总是感觉自己丢失了些什么。或许只是看一看故乡的云、故乡的水,尝一尝故乡的菜,品一品乡情。于是,我选择了带她去胭脂湖知青之家。“翡翠盘山,原为范蠡行吟地,胭脂染水,本为西施照影湖。”这里不仅有西施的美谈,也沉淀着知青的记忆,且曲径通幽,自然别有一番风味。
知青之家的前面是一个池塘,有几个钓鱼爱好者正在钓鱼。池塘旁边有几个休闲的亭子,热情的服务员连忙招呼我们坐下,并给我们砌了一壶热腾腾的绿茶。亭子附近是一排整齐的垂柳,枝条婀娜多姿,光滑柔软。枝条上缀满绿色的叶子,一片片叶子像起伏的扁舟。一阵微风拂过,枝条轻轻摆动,枝条连着倒影,使其更显得飘逸绵长。这时,好友也注意到了那一排柳树,指着对我们说,那垂柳好漂亮啊,可惜 “高拂危楼低拂尘,灞桥攀折一何频。思量却是无情树,不解迎人只送人。”是啊,人在阳春,心在深秋,古老的秦腔并非只是一杯酒,谁又能知晓她外出打拼时的风霜与无奈呢?见好友如此,我只好将话题一转,开始谈起了各自的育儿经。聊到开心处,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端起茶杯啜上一口,顿有齿颊溢香、细腻滑润之感。置于这草木清香的人间净土之中,恍恍然欲仙,飘飘然如梦,有一种游离于天地间的超然感。
可能大伙都沉浸在愉快的气氛中,当服务员招呼我们吃饭的时候,我们一丝饿意也没有,直到飘来红薯饭的香味时,好友终于按捺不住了,激动地说,十多年没吃到过家乡的红薯饭了,这种香味令人一生难忘。听父亲说,红薯在五六十年代曾是主要粮食,在三年经济困难的日子里,不要说大米,就是连红薯也很难看到。父亲一家人都以粗糠、野菜、山果填肚子。 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;一丝一缕,恒念物力维艰”。但愿我们都记住红薯饭,记住“知青之家”给我们上的这特殊一课。
日已西斜,我们开始离开知青之家,走向后面的沙滩泳场,在辽阔的水域放飞思绪——但愿能让飘荡在都市喧嚣间的惆怅乡愁收伏在自己永远的记忆中,使自己真正回归自然,走向充实。雅兴之至,不禁赋诗一首:“闹市近郊有山庄,山青水秀草木香。度假休闲何处去,胭脂湖属好地方。”
来源:市文联
作者:王 燕
编辑:redcloud